零零碎碎忆北京
最近一段,一直在喜玛拉雅里听叶广芩的中篇。叶广芩常被人称为“京味”作家,她的作品里有很多对北京人和对北京不同时代的描述,带给了我这曾经的北京人很多感触。她的小说中的”我”和我们类似,早年生活在北京,后来离开京城,就再也没回去了。
虽然离开北京几十年了,但不论走到哪,每每被问起是哪里人,还是要说“北京人”。其实内心里对这种称谓已经没有什么底气了,因为现在的北京早已沧海桑田,不再是那座心中熟悉的城市了,这些年有时到北京,在出租车里会不自觉地偶漏乡音,司机师傅会调侃道:听您这声儿像是北京人,可您咋儿哪也不认识呢?在南京工作时,冬天里,不知怎的,每次到北京办事,都会感冒。和其他城市相比,北京的高铁站里多了不少一队队神情肃穆的武警,让人感到有些压抑和紧张;公共汽车里总有一个大男人坐在那里不下车,不时地还吐一口痰,用脚抹在车厢的地板上。看着他,我总觉得不理解,就这么着挥霍自己的生命吗?
北京已变得那么陌生,我们早已和北京不沾边了。可是每次到北京又有一种和到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味道,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想大概是因为这里毕竟有过童年和青春,有过曾经的家。在心里还是保留着好多对老北京的记忆。
在老北京人儿迂腐的观念里,没住过四合院和胡同,就算不上真正的北京人,其实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已远不止只有四合院,家里的领导就是生在北京,筒子楼里长大的,脑子里没有一点四合院的概念,所以一有机会,我就不厌其烦地进行“传统教育”,讲述东厢房,西厢房,正房,前院,后院,进大门后的影壁,带高门槛的红漆大门。
记得小时候,大门每晚都要关上,用木门拴插上;院子里有人回来晚了,就须要叫门。那时前院的花池里种着两棵枝繁叶茂的白丁香,进深的里院是两棵紫丁香,春天里盛开时,满院子沁人心脾的清香;正房前是两棵大海棠树,五月里海棠花开的季节,风吹过,院子里像下雪一样飘舞着海棠花花瓣,院子里落满了一地。进了大门的过道,也叫门洞儿,炎热的夏天,门洞里会有穿堂风,太阳落山后,院子里的人们就会坐在门洞前的天井下乘凉。那时候,乡下的农民会到城里卖蝈掴,放在秫秸杆扎的小笼子里。邻居家有个没孩子的叔叔,会买来送我们玩,母亲总是抱歉的说,太破费了,因为买蝈蝈的钱,差不多可打一瓶酱油了。小时候北京的冬天很冷,早晨起来,家里的窗户上会结出厚厚的冰花;下雪时,在院子里滚雪球,那时的雪好像很粘,随便攥个雪疙瘩就能在地上推滚出大大的雪球。下雪时的另一件趣事是捉麻雀,用一只筷子,支起一只筛煤的筛子,筛子的里面和周围撒上米粒,用细细的麻绳拴在筷子上,然后拉住绳子的另一头,躲起来,看到麻雀磨磨蹭蹭地终于进到筛子里,猛拉麻绳,那一刻是最激动的时刻。
胡同里的事,我家领导就更没概念了,文革前,北京人出殡时用纸和秫秸杆扎糊的纸人,纸车,纸马在胡同里轰轰烈烈,至今还时时活生生的呈现在脑子里。
记得文革第一年的夏天里,大街上充斥着声嘶力竭的高音喇叭和此起彼伏的知了鸣叫声;胡同对面的小学外墙上贴着揭发某某,打倒某某的大字报和标语,一次路过供销社菜店时,一位不知是自尽还是被人打致死的老人被放在堆茄子的草席子上,周围散落着不少茄子,这一幕让我好多年里都不愿吃茄子。那一年,天气很热,大街上的马路沿上坐着一队队等待最高统帅接见的外地红卫兵们。北京本地的红卫兵们都跑出去串联了,我们的胡同里反而寂静了,取而代之的是胡同里因学校关门,停课在家的孩子们,除了每天必需的代家长们生火做饭,那时的我们就是上房,爬树,在高高的房脊瓦上怕被院子里的老人发现而飞跑,在房子之间跳跃,谁能爬的高,谁敢冒险,就是本事大,不知那会儿孩子怎么胆子那么大。
不记得为什么,那时候时常跑到天安门去玩,大概是没钱坐公交,记忆里都是走着去,从家里走皇城根,拐到北池子,过故宫角楼,进劳动人民文化宫,穿午门,天安门城楼,再过金水桥,记得孩子们在城楼门洞里都喜欢大声叫,听回声。那时的天安门没有栅栏挡着,也没有那么多警察叔叔。
那一年冬天北京人十里长街送总理,那时候信息不发达,不知道人们是怎么知道总理灵车消息的。记得那一天没有公交,天色灰暗,一月的北京寒风凛冽,我们一家人从家里步行走到长安街的,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长安街两侧站满了人,没有警察维持秩序,但秩序井然,没有一个人说话,但那悲伤压抑的气氛,你往那一站,眼泪就不自觉的往下掉,所听到的是一片压抑的哭声,这呜咽是对个人,国家命运的惶恐,无望和愤怒。后来的国家领导人去世,我已经不在北京,到农村插队了。
当轮到我插队时,虽然对真实的插队生活还是懵懵懂懂的,但都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是被迫不得已的唯一出路。家里的人心情都很压抑,临行前那一天,早春凛冽的寒风中,一大早哥哥的朋友送来了鲜鲫鱼,大概是半夜就起来钓的,父亲亲手做的鲫鱼汤,白白浓浓的汤,永久的存在记忆里,以后的岁月里好像再也没有过那么好的了。
其实北京是个移民的城市,真正的老北京早就少之又少,北京的城市建筑,不要说现在,几十年前,文革后的四合院就早已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了,变成了大杂院。
北京已经变了许多,我们到那里,已是过路的人,那里已没有了家的味道,我们都再也不会融入其中了。
评论列表
最近一段,一直在喜玛拉雅里听叶广芩的中篇。叶广芩常被人称为“京味”作家,她的作品里有很多对北京人和对北京不同时代的描述,带给了我这曾经的北京人很多感触。她的小说中的”我”和我们类似,早年生活在北京,后来离开京城,就再也没回去了。
虽然离开北京几十年了,但不论走到哪,每每被问起是哪里人,还是要说“北京人”。其实内心里对这种称谓已经没有什么底气了,因为现在的北京早已沧海桑田,不再是那座心中熟悉的城市了,这些年有时到北京,在出租车里会不自觉地偶漏乡音,司机师傅会调侃道:听您这声儿像是北京人,可您咋儿哪也不认识呢?在南京工作时,冬天里,不知怎的,每次到北京办事,都会感冒。和其他城市相比,北京的高铁站里多了不少一队队神情肃穆的武警,让人感到有些压抑和紧张;公共汽车里总有一个大男人坐在那里不下车,不时地还吐一口痰,用脚抹在车厢的地板上。看着他,我总觉得不理解,就这么着挥霍自己的生命吗?
北京已变得那么陌生,我们早已和北京不沾边了。可是每次到北京又有一种和到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味道,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想大概是因为这里毕竟有过童年和青春,有过曾经的家。在心里还是保留着好多对老北京的记忆。
在老北京人儿迂腐的观念里,没住过四合院和胡同,就算不上真正的北京人,其实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已远不止只有四合院,家里的领导就是生在北京,筒子楼里长大的,脑子里没有一点四合院的概念,所以一有机会,我就不厌其烦地进行“传统教育”,讲述东厢房,西厢房,正房,前院,后院,进大门后的影壁,带高门槛的红漆大门。
记得小时候,大门每晚都要关上,用木门拴插上;院子里有人回来晚了,就须要叫门。那时前院的花池里种着两棵枝繁叶茂的白丁香,进深的里院是两棵紫丁香,春天里盛开时,满院子沁人心脾的清香;正房前是两棵大海棠树,五月里海棠花开的季节,风吹过,院子里像下雪一样飘舞着海棠花花瓣,院子里落满了一地。进了大门的过道,也叫门洞儿,炎热的夏天,门洞里会有穿堂风,太阳落山后,院子里的人们就会坐在门洞前的天井下乘凉。那时候,乡下的农民会到城里卖蝈掴,放在秫秸杆扎的小笼子里。邻居家有个没孩子的叔叔,会买来送我们玩,母亲总是抱歉的说,太破费了,因为买蝈蝈的钱,差不多可打一瓶酱油了。小时候北京的冬天很冷,早晨起来,家里的窗户上会结出厚厚的冰花;下雪时,在院子里滚雪球,那时的雪好像很粘,随便攥个雪疙瘩就能在地上推滚出大大的雪球。下雪时的另一件趣事是捉麻雀,用一只筷子,支起一只筛煤的筛子,筛子的里面和周围撒上米粒,用细细的麻绳拴在筷子上,然后拉住绳子的另一头,躲起来,看到麻雀磨磨蹭蹭地终于进到筛子里,猛拉麻绳,那一刻是最激动的时刻。
胡同里的事,我家领导就更没概念了,文革前,北京人出殡时用纸和秫秸杆扎糊的纸人,纸车,纸马在胡同里轰轰烈烈,至今还时时活生生的呈现在脑子里。
记得文革第一年的夏天里,大街上充斥着声嘶力竭的高音喇叭和此起彼伏的知了鸣叫声;胡同对面的小学外墙上贴着揭发某某,打倒某某的大字报和标语,一次路过供销社菜店时,一位不知是自尽还是被人打致死的老人被放在堆茄子的草席子上,周围散落着不少茄子,这一幕让我好多年里都不愿吃茄子。那一年,天气很热,大街上的马路沿上坐着一队队等待最高统帅接见的外地红卫兵们。北京本地的红卫兵们都跑出去串联了,我们的胡同里反而寂静了,取而代之的是胡同里因学校关门,停课在家的孩子们,除了每天必需的代家长们生火做饭,那时的我们就是上房,爬树,在高高的房脊瓦上怕被院子里的老人发现而飞跑,在房子之间跳跃,谁能爬的高,谁敢冒险,就是本事大,不知那会儿孩子怎么胆子那么大。
不记得为什么,那时候时常跑到天安门去玩,大概是没钱坐公交,记忆里都是走着去,从家里走皇城根,拐到北池子,过故宫角楼,进劳动人民文化宫,穿午门,天安门城楼,再过金水桥,记得孩子们在城楼门洞里都喜欢大声叫,听回声。那时的天安门没有栅栏挡着,也没有那么多警察叔叔。
那一年冬天北京人十里长街送总理,那时候信息不发达,不知道人们是怎么知道总理灵车消息的。记得那一天没有公交,天色灰暗,一月的北京寒风凛冽,我们一家人从家里步行走到长安街的,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长安街两侧站满了人,没有警察维持秩序,但秩序井然,没有一个人说话,但那悲伤压抑的气氛,你往那一站,眼泪就不自觉的往下掉,所听到的是一片压抑的哭声,这呜咽是对个人,国家命运的惶恐,无望和愤怒。后来的国家领导人去世,我已经不在北京,到农村插队了。
当轮到我插队时,虽然对真实的插队生活还是懵懵懂懂的,但都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是被迫不得已的唯一出路。家里的人心情都很压抑,临行前那一天,早春凛冽的寒风中,一大早哥哥的朋友送来了鲜鲫鱼,大概是半夜就起来钓的,父亲亲手做的鲫鱼汤,白白浓浓的汤,永久的存在记忆里,以后的岁月里好像再也没有过那么好的了。
其实北京是个移民的城市,真正的老北京早就少之又少,北京的城市建筑,不要说现在,几十年前,文革后的四合院也早已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了,变成了大杂院。
北京已经变了许多,我们到那里,已是过路的人,那里已没有了家,我们都再也不会融入其中了。
👍 不知道还有没有保留老四合院的照片。
觉得现代人的幸福之一就是随时随地都能用手机拍照。小时候没有这个条件,岁数大了之后,对故乡的记忆都有些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