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七,天气不好,阴有小雨,是看电影的好时候,听说《你好,李焕英》最近特别火,于是下午去附近的影院给这部电影的票房做了点贡献。之前看过贾玲的同名小品,确实是笑中带泪、感情真挚的好作品。
周末还在家里看了几部电影。回国后感受到看电影方便了很多。如同在美国通过Netflix在电视上看电影一样,如今在一般较新的电视机上都自带电影点播系统,除了个别非常新的片子要单交几块钱才能看,其他无数的电影只要交一点点年费就可以随便看了。
这个周末看的电影当中,除了《你好,李焕英》,还有两部特别值得推荐,一部是名为《无双》的国产影片,由周润发和郭富城主演,另一部是名为《网络迷踪》 的好莱坞影片(原名为Searching)。第一部是犯罪动作片,第二部是关于一位父亲通过网络寻找失踪女儿的电影,两部影片的最终结果都是我没想到的。
现在国内、国外网络平台上的电影大多数是4K的,质量很好。我记得2012年出国前,在家看电影的主要方式还是购买光碟,最好的是全高清1080P的。那时候在过街的地下通道里会看到有卖盗版光盘的。现如今卖盗版光盘的已经绝迹了。感觉不是因为管得有多严了,应该是没需求了。一是网上可以方便地观影,另外大家的收入相对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花几十块看部电影,在影院中享受最佳的视听效果,
再之前是,DVD,CVD,录像带。我记得20多年前结婚时还买过一台录像带播放机,有一段时间经常从街边的小店中租录像带回家看。上大学的时候,校园里有地下礼堂,校园对面有影协的小剧院,包括《赌神》、《纵横四海》、《逃学威龙》、《大话西游》在内的很多经典港片都是那时候看的。前天得知曾经在很多影片中给我们带来过欢笑的香港演员吴孟达病逝了,不禁扼腕叹息。
最早观影经历要追溯回小时候在村里看露天电影。看的电影投射在两棵电线杆之间的幕布上,坐的是从家里搬的小板凳,很多人就一直站着也不觉得累,尤其是年轻的小情侣们。从《南征北战》一类的革命影片,到后来的《少林寺》,不论是什么影片,每次都好像是过节一样。还记得我们在电影开始放映之前还曾经卖过妈妈炒的五香瓜子,特别好吃,一点儿不比现在影院中的爆米花差。那时看电影总想先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管看到多晚,只要电影中冲锋号响起,机关枪一开,就特别精神,比现在任何特效都管用。
我觉得电影可以让观众以上帝的视角,观察、体会一段别人的人生,比黄粱一梦更形象生动,如开卷有益一样,用心制作的影片,总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大到明辨善恶是非、触动灵魂思维,小到了解人情世故,放松身心。有一个关于我自己的例子,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这些年中,为了方便起见我一直以Frank为名,就是因为二十多年前看的一部叫《闻香识女人》的电影。其中有位叫Frank的上校为一位高中生仗义执言,讲述了什么叫正直,让我印象深刻。
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希望那种坐在小板凳上,等着露天电影放映时的好奇心常在,希望那种努力不让泪水流下的感动瞬间常在,希望正义最终得到伸张时的欣慰常在,不论是在看电影的时候,还是在真实的世界里。
评论列表